一、詳細介紹

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是元代景德鎮窯燒製的國寶級瓷器,2013 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現藏於揚州博物館,為該館「鎮館之寶」。

  • 器型規格:高 43.5 厘米、口徑 5.5 厘米、最大腹徑 25.3 厘米、底徑 14 厘米,整體造型為小口、短頸、溜肩、豐圓腹,腹部以下逐漸收斂,圈足微外撇,線條修長優美,最大腹徑與高度比值接近「黃金比例」,兼具實用性與藝術觀賞性。
  • 紋飾與釉色:瓶身通體施霽藍釉,釉質肥厚瑩潤,器身上部釉薄色淡泛紫,下部釉厚色濃泛深藍色;主體紋飾為一條以 ** 青白釉(影青釉)** 繪製的白龍,追逐火焰寶珠,輔以四朵火焰形雲紋,藍釉點飾龍眼,藍白釉色對比鮮明強烈,白龍「頭小、頸細、四腿三爪」,刻劃細膩,盡顯威猛騰飛之態,彷彿「雲龍翱翔於湛藍夜空」。

二、工藝特點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的燒製工藝極為複雜,代表元代制瓷最高水準:

  • 釉料與燒製:以含鈷的霽藍釉為地,龍紋與雲紋施青白釉,需在1000℃以上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霽藍釉對窯溫控制要求極高,溫度稍低釉色發黑,溫度略高則釉面流釉,大件梅瓶燒造更需將瓷坯置於「最佳窯位」,技術難度與偶然性並存,廢品率高。
  • 制坯工藝:採用 **「接胎法」** 制坯,先分段拉坯,再組裝成型、修飾接胎,肩部和脛部留有細微接胎痕(是鑑定元代此類瓷器的重要依據),卻能做到「接痕難辨」,工藝精湛。
  • 流傳經歷:曾為揚州輕工機械廠退休工人朱立恆祖傳之物,1976 年他因生計以 18 元將梅瓶賣給揚州文物商店;1978 年北京「各省市自治區徵集文物彙報展」上,梅瓶驚豔亮相,引發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博物館關注;最終揚州博物館以 3000 元購得,並經故宮博物院馮先銘等專家鑑定,確認為元代景德鎮窯藍釉瓷器精品。
  • 拍賣與估值:因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存世極稀有(全球僅 3 件,揚州博物館所藏為最大、最完整的國寶級文物,屬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實際極少在公開拍賣市場流通。但據記載,曾有香港收藏家開價1.4 億港元、巴黎收藏家開價4 億元人民幣希望收藏,足見其藝術價值與市場估值之高。另外兩件分別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龍頭有燒製瑕疵)、北京頤和園(瓶身有裂隙),均不及揚州博物館所藏完整精美。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l53277853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