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時期的粉彩番蓮紋包袱瓶,是清代官窯瓷器的經典代表,集工藝巧思與文化寓意於一身:

  • 造型設計:瓶身多為「撇口、豐肩、鼓腹、圈足」的優雅形態,核心特色是在瓶身(常為肩部或腹部)裝飾凸雕的「包袱巾」或束帶—— 以堅硬瓷土模擬柔軟絲織物的褶皺起伏,細膩逼真,將立體包袱造型與瓶身流暢線條完美融合,既顯端莊,又具靈動巧思。
  • 色彩與紋飾: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技法,常以綠地、黃地等為底色,搭配粉、紅、藍、金等色彩,色調鮮豔柔和且搭配和諧。
    • 主題紋飾「番蓮紋(纏枝番蓮)」源自西方花卉並本土化,花瓣輕盈飄逸、纏枝婉轉流暢,繪製精美繁而不亂;
    • 輔助紋飾豐富,如口沿的如意雲紋(寓意祈福納祥)、肩頸的回紋與變體蓮瓣紋、腹下緣的蓮瓣紋等,層次飽滿,盡顯華麗繁複的藝術風格。
  • 文化寓意:「包袱」諧音「包福」,寓意幸福吉祥;纏枝番蓮「連綿不絕」,象徵生生不息、富貴綿延;同時,番蓮紋本身也承載著中外文化交流的痕跡(外來花卉元素本土化),反映乾隆盛世的藝術包容性。

二、工藝特點

  1. 造型工藝:採用「分段拉坯 + 拼接成型」,「包袱巾」部分需手工堆塑、雕刻,精準還原絲織物的褶皺動態,對匠人的造型能力要求極高。
  2. 彩繪工藝:運用粉彩技法(先以「玻璃白」打底,再施彩料並渲染層次,使色彩過渡柔和);部分精品還結合金漆勾邊填彩,金線流暢規整,既強化紋飾線條感,又提升整體奢華感,工藝精細度拉滿。
  3. 燒製工藝:屬於高溫釉上彩瓷器,胎體經精細淘洗,燒結緻密,圈足露胎處質感細膩;款識多為「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以紅彩或藍料書寫,字體規範工整,體現官窯嚴格的製作與款識標準。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乾隆粉彩番蓮紋包袱瓶的價格,因器型完整度、紋飾精細度、是否屬官窯 / 御窯、傳承出處等因素差異極大:

  • 民窯或殘件類:上海嘉禾拍賣曾上拍一件「大清乾隆年製」款粉彩包袱瓶(高 28cm,存世量較多或有瑕疵),最終以 2.3 萬元人民幣 成交,反映民窯普品的市場行情。
  • 官窯精品類
    • 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綠地粉彩花卉紋包袱尊」風格一致、傳承有序的官窯重器,2023 年香港蘇富比拍賣中,估價達 800 萬 – 1200 萬港元,最終以 1035 萬港元 成交;

2025 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粉彩描金纏枝番蓮包袱瓶(帶雙環耳、工藝更複雜、胎釉細膩、金彩保存完好),最終以 840 萬元人民幣 成交,凸顯高端官窯的市場认可度。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刘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