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介紹

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的典型代表器型。玉壺春瓶造型源於唐代,經宋、元發展,至元末明初時線條愈發流暢優美,整體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的經典形制,比例協調,兼具端莊雅致與靈動之美。

紋飾與文化內涵

核心紋飾為雲龍紋:龍紋矯健靈動,元末多為三爪或四爪(明初部分受宮廷規範影響),身軀蜿蜒翻騰,輔以流雲紋,既凸顯龍的威嚴氣勢(龍為皇權與祥瑞象徵),又通過雲氣營造出「龍躍於天」的動感,承載著古人對權力、吉祥的祈願。

青花發色特徵

  • 元末:受青料(國產料或「進口 + 國產」混合料)特性影響,發色多濃淡不一,略帶灰青或藍中泛紫的色調,部分因青料雜質或窯變,會出現「鐵鏽斑」痕跡。
  • 明初:隨著青料工藝成熟,發色逐漸穩定、濃豔,「一筆點畫」的流暢感與層次更突出,部分精品能展現出青花「幽靚淡雅」的質感。

二、工藝特點

1. 成型工藝

採用拉坯分段成型:頸部、腹部、圈足分別拉坯後粘接,對匠人技藝要求極高 —— 需保證各部分銜接自然,瓶身線條流暢,無明顯接痕,最終呈現「細頸垂腹」的優美比例。

2. 青花繪製工藝

運用 **「勾線填色」或「一筆點染」技法 **:

  • 勾線:筆觸勁挺,精準勾勒出龍的身軀、鱗片與流雲輪廓,盡顯龍紋的矯健張力;
  • 填色:依青料特性自然暈染,形成深淺層次,讓雲龍紋更具立體感,部分器物因青料與窯火的互動,產生「發色不均卻富有韻律」的藝術效果。

3. 胎釉工藝

  • 胎質:元末胎土淘洗較元早期更精細,但仍含少量雜質,胎色白中微泛灰;明初官窯胎質進一步提升,細膩堅致,胎色趨近潔白。
  • 釉面:多為卵白釉或青白釉,元末釉層稍厚,光澤柔和;明初釉面愈發瑩潤如玉,與青花發色相互映襯,質感溫潤。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元末明初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因存世量、品相、流傳出處(窖藏 / 墓葬出土、名家 / 博物館遞藏等)差異,價格跨度極大,精品始終是拍場高價標的:

  • 2019 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一件元末明初 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高約 35 厘米,龍紋矯健,青花發色沉穩,流傳有序),最終以 1240 萬港元 成交。
  • 2021 年北京保利春拍:一件明初 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器型完整,釉色瑩潤,龍紋為三爪,具典型明初風格),成交價達 862.5 萬元人民幣
  • 2017 年佳士得倫敦拍賣:一件元末 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有輕微修復,青花帶灰青調,具元末典型特徵),以 320 萬英鎊(約合 2800 萬元人民幣)成交,反映海外市場對元末明初青花的高度認可。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刘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