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盤,是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 年)景德鎮禦器廠燒制的官窯青花瓷經典品類,以「蘇麻離青」青料的獨特風韻、規整大氣的器型與富麗典雅的纏枝花卉紋飾,成為永樂青花的標誌性器物,兼具歷史、藝術與收藏三重價值。以下從詳細介紹與歷屆拍賣成交紀錄兩方面展開說明:
一、詳細介紹
(一)歷史背景與燒制基礎
永樂一朝政局穩定,經濟繁榮,帝王對瓷器燒制極為重視,在景德鎮珠山設立「禦器廠」(官窯),集中全國頂尖工匠與資源專供宮廷用瓷,推動青花瓷工藝達到新高峰。永樂青花上承宋元青花的技術積累,下啟明清官窯的規範體系,憑藉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紋飾優美等特點,被視為「有明一代官窯瓷器藝術之典範」,而纏枝花卉紋大盤因兼具陳設與禮儀功能,成為當時官窯生產的核心品類之一。

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盤的器型源於元代,明代「承元制」並加以改良,整體呈現「規整大氣、比例協調」的特點,適用於宮廷宴飲、禮品饋贈及殿堂陳設:
- 主流形制:以「折沿盤」「敞口盤」「斂口盤」為主,其中折沿盤最具代表性 —— 盤口向外折出,沿面寬敞,便於繪製邊飾;盤腹呈淺弧狀,弧度流暢,向內收斂;底部為「廣底圈足」,圈足修胎工整,足牆略矮,足底多為「平砂底」(無釉),可見細密的「跳刀痕」(制胎時旋轉刀具留下的細紋)與「火石紅」(胎土中鐵元素受高溫影響形成的淺紅色斑跡),是永樂官窯盤類器物的典型胎底特徵。
- 尺寸規格:屬於「大盤」範疇,直徑多在 35-45 厘米之間(如北京保利 2024 年拍賣的折沿盤直徑達 41 厘米),體量碩大卻不失精緻,體現永樂時期制胎技術的成熟(大尺寸器物不易變形),也暗含「大一統」王朝的恢宏氣度。

(三)青料與釉胎:「蘇麻離青」的獨特魅力
- 青花用料 —— 蘇麻離青
永樂官窯青花之所以聞名,核心在於採用進口青料「蘇麻離青」(又稱「蘇泥勃青」,推測產於中東地區),其色澤與質感具有不可復制的特點:

文化內涵:纏枝花卉紋以「枝葉纏繞不絕」為特徵,寓意「生生不息、富貴綿長」,契合永樂王朝追求穩定延續的願望;同時,花型與布局中融入的西域、波斯文化元素(如葉片的卷曲風格),也反映了當時「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二、歷屆拍賣會成交紀錄
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盤因存世量稀少(多藏於公立博物館,私人流通極少)、工藝精湛,向來是拍賣市場的「頂級拍品」,成交價格受器型完整性、青料保存狀態、流傳來源等因素影響,整體處於高價區間。以下為公開可查的重要成交紀錄:
|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盤 |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 | 2024 年 | 直徑 41cm | RMB 1,800,000 – 2,800,000 | RMB 2,760,000 |
|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菱口大盤 | 佳士得 | 2025 年 5 月 2 日 | —— | HKD 1,800,000 – 3,500,000 | HKD 5,040,000 |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duo52012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