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海鼠釉紫砂胎獅耳花瓶是清代宜興窯仿鈞釉陶器中的精品,融合了紫砂胎的細膩質地與獨特釉色工藝,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以下從器物特徵、工藝細節及拍賣紀錄三方面展開分析:
一、器物特徵與藝術風格
- 釉色與名稱由來海鼠釉為清代宜興窯仿鈞釉的一種特殊窯變釉,因釉色斑駁似海鼠皮色而得名,日本人稱其為「海參器」。釉色以灰藍為主基調,間雜天青、月白等色調,釉面呈現「蚯蚓走泥紋」與懸浮顆粒,窯變效果如「山川行雲」,極具自然天成之美。這種釉色工藝繼承自宋代鈞窯,又在宜興本土得到創新,成為清代宜均陶器的典型代表。
- 器型與裝飾花瓶主體為紫砂胎,造型多為直頸、圓腹、平底,兩側對稱飾以獅耳銜環。獅耳造型威武生動,細節處如獅目、獅鼻等皆以浮雕技法刻畫,體現了清代匠人對傳統祥瑞文化的詮釋。部分器物腹部或頸部刻有詩文或吉祥紋樣,如「千秋萬歲」「五鳳」等,兼具實用與文人雅趣。

- 胎質與款識早期作品以紅紫砂為胎,質地細膩堅實,胎體厚重;後期多採用白砂胎,質地稍疏鬆。底部常見陽文楷書款「葛明祥製」或「葛明祥造」,其中「製」款為早期精品,「造」款多見於後期批量生產。
二、工藝細節與製作流程
- 原料與成型選用宜興黃龍山優質紫砂泥,經陳腐、捶打、揉捻等工序煉泥,確保泥料均勻細膩。成型採用傳統「打泥片鑲接法」,先將泥料製成片狀,再拼接成瓶體,最後修整口沿、腹部等細節。獅耳部分需單獨塑形後粘貼於瓶身,工藝難度較高。
- 釉料與燒製釉料以銅、鈷、鐵等金屬氧化物為呈色劑,經研磨、調配後施於素燒過的紫砂胎體。採用「二次燒成法」:先將坯體高溫素燒至 1200℃左右,使其定型;再施釉入窯低溫復燒(約 800-900℃),通過控制窯內氣氛與溫度,形成獨特的窯變效果。海鼠釉的窯變不可完全預測,每件器物的釉色與紋理均獨一無二。
- 裝飾工藝部分作品在釉燒前或釉燒後進行陶刻裝飾,匠人以竹刀或鋼刀在胎體上刻繪詩文、花卉等圖案,刀法流暢,線條剛柔並濟。刻紋與釉色相互映襯,進一步提升了器物的藝術感染力。

拍賣紀錄與市場表現
- 歷史成交案例
- 葛明祥制宜鈞灰藍釉砂胎花瓶:2025 年某拍賣會以 RMB 28,750 成交。此瓶造型規整,釉色藍綠交融,底款「葛明祥製」,原配木盒書「海鼠磁花瓶」,體現了日本藏家對其工藝的認可。
- 海鼠釉文房卷缸:2018 年日本某拍賣會以 1500 萬日元(約合 RMB 90 萬)成交。該卷缸釉色瑩潤,窯變效果顯著,是葛明祥作品在國際市場的典型代表。
- 市場趨勢與影響因素海鼠釉紫砂器的價格受釉色、器型、款識及保存狀況影響顯著。早期「製」款精品因存世量少、工藝精湛,價格普遍高於後期「造」款器物。日本及東南亞市場對海鼠釉作品尤為青睞,20 世紀初通過「葛德和」商號外銷的器物至今仍受追捧。此外,完整獅耳花瓶因造型複雜、易損,存世稀少,市場流通量較低,進一步推高其價值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