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介紹

北宋白釉蓮花口弦紋六管瓶為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宋代瓷器珍品,尺寸為高 40.7 厘米、口徑 4.3 厘米、腹徑 20.6 厘米、底徑 11.1 厘米。

器型設計獨特:口沿塑成含苞待放的蓮花狀,頸部飾有六道凸弦紋,肩部均勻分佈六個管狀直流,腹部修長渾圓,底部為淺圈足。通體施白釉,釉面光潤細膩,帶有細密開片紋,盡顯宋代白瓷「素雅精緻」的審美特質。

關於用途,學界尚無統一結論:有觀點認為是佛教寺廟供器(蓮花象徵聖潔,且管與腹部相通的結構與宗教儀式相關);也有推測為祭祀禮器,或墓葬中的「五穀倉」冥器。此外,其窯口歸屬存在爭議 —— 部分學者結合胎質、施釉工藝,推測可能是定窯五代末至北宋初期的產物,但也不排除南方窯口的可能,為研究宋代制瓷業提供了重要線索。

宋代多管瓶以「五管瓶」最為常見,「六管瓶」極為稀少;加之蓮花口與弦紋結合的獨特裝飾,使這件器物成為宋代白瓷中兼具藝術性與功能性的代表作品。

二、工藝特點

  1. 白釉燒制工藝:古代白瓷並非通過添加白色呈色劑實現,而是精選 ** 含鐵量低於 0.75%** 的瓷土和釉料,經精細加工最大限度降低鐵元素含量。在潔白胎體上施純淨透明釉,經高溫燒制後,可得到白度極高的白瓷。此瓶釉面光潤、白中微顯溫潤質感,正是這種工藝的典型體現。
  2. 成型與裝飾工藝
  • 蓮花口:通過模制或雕塑技藝塑造出含苞形態,工藝精細;
  • 頸部弦紋:以凸起的線條裝飾,增強器型立體感;
  • 肩部六管:採用「成型後粘接」的方式,與瓶身銜接自然,對工匠的成型與拼接技藝要求極高;整體工藝展現了宋代制瓷工匠對器型比例、細節銜接的精準把控。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北宋白釉蓮花口弦紋六管瓶現藏於上海博物館,屬於國家重要文物無公開市場拍賣記錄

不過,從宋代定窯及同類白瓷的拍賣表現,可側面印證其價值:

  • 2025 年 4 月 13 日,香港某拍賣會中,一件北宋定窯白釉弦紋三足奁式爐(尺寸 13cm),估價 HKD 1,800,000 – 4,000,000,最終成交價達HKD 8,024,000
  • 2025 年 5 月 7 日,多禄溙拍賣中,另一件同類定窯白瓷爐,成交價為HKD 3,048,000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l53277853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