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型特徵

玉壺春瓶始創於宋代,明代延續經典形制並加以改良。典型器型為撇口、細長頸、垂腹、圈足,整體線條流暢,呈優雅的「S」形曲線。

  • 洪武時期:造型介於元代與永樂之間,頸部較元代修長,腹部更寬大,重心略高於永樂器,圈足淺平,胎體厚重堅致。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洪武釉裏紅纏枝蓮紋玉壺春瓶,高 32.5 厘米,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造型端莊穩重。
  • 永樂宣德時期:頸部縮短,腹部重心下移,線條趨向柔美,胎體輕薄細膩,釉面光潤瑩潔。

 紋飾寓意

纏枝蓮紋為主題,輔以蕉葉紋、回紋、卷草紋等裝飾,層次分明,佈局疏朗。

  • 纏枝蓮紋:因「蓮」諧音「廉」,象徵「清正廉潔」;枝蔓連綿不絕,寓意「生生不息、吉祥綿長」,是明清官窯經典紋飾。
  • 輔助紋飾:頸部蕉葉紋象徵「基業長青」,肩部如意雲頭紋寓意「吉祥如意」,近足處蓮瓣紋則暗含「佛教淨土」之意。

釉裏紅工藝特點

釉裏紅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繪製紋飾後施透明釉,經1250-1300℃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由於銅紅料對窯溫、氣氛極度敏感,稍有偏差即發色灰暗或暈散,故有「千窯一寶」之稱。

  • 洪武時期:釉裏紅發色多偏灰暗或褐紅,因燒制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如故宮藏品釉裏紅呈色略顯深沉。
  • 永樂宣德時期:通過改良銅料配比與窯火控制,釉裏紅呈色趨於穩定,鮮豔純正如「寶石紅」,與白釉形成強烈對比。

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明代釉裏紅纏枝蓮紋玉壺春瓶存世稀少,拍賣市場上以洪武時期作品最為珍貴,永樂宣德時期因工藝成熟且存世量更少,成交價亦居高不下。

1. 洪武時期

  • 明洪武 釉裏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 高 32.3 厘米,發色濃豔,紋飾佈局疏朗。
    • 2006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成交價852 萬港幣
    • 來源:「望山莊」徐展堂舊藏,多次著錄於《蘇富比三十周年》等權威圖錄。
  • 明洪武 釉裏紅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 造型規整,釉裏紅發色沉穩,頸部蕉葉紋與腹部纏枝蓮紋層次分明。
    • 2014 年多禄溙春拍,成交價572.5 萬元人民幣,來源為廣州市文物總店舊藏。
  • 2018 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成交價875 萬港幣,為永樂釉裏紅罕見精品。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 WeChat l53277853
    •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刘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