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青花开光花卉紋碗口瓶一對詳細解析
一、器物特徵與文化內涵
器型規制
此對瓶為典型康熙朝形制,高約 25-30 公分,碗口狀敞口外撇,頸部短粗,溜肩鼓腹,圈足整齊。瓶體線條剛柔並濟,既延續了明代瓷器的敦厚古樸,又融入了清代早期的秀逸之風。碗口設計不僅便於握持,更暗合「天圓地方」的傳統宇宙觀,體現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紋飾佈局
瓶身以青花為飾,採用「開光」技法將主體紋飾與輔助紋飾分隔。腹部圓形開光內繪折枝牡丹、菊花等花卉,花朵飽滿腴潤,葉片舒展靈動,花蕊以鈷料濃重點染,層次分明如工筆重彩。開光外滿繪纏枝蓮紋,藤蔓蜿蜒盤繞,寓意「生生不息」。頸部飾一周蕉葉紋,足部環以變形蓮瓣紋,整體構圖疏密有致,既展現了皇家的富麗堂皇,又不失文人的清雅意趣。
文化寓意
牡丹象徵富貴,菊花寓意長壽,纏枝蓮則代表吉祥連綿,三者結合構成「富貴長壽、子孫萬代」的美好願景。開光技法的運用如同畫卷裝裱,將自然花卉定格為永恆的藝術,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師法自然」的審美追求。

二、工藝特色與時代價值
胎釉品質
採用景德鎮高嶺土與瓷石混合制胎,經陳腐、淘洗、拉坯等 13 道工序成型。胎質堅致細膩,叩之聲如磬,迎光透視可見糯米狀肌理。釉面瑩潤似玉,白中泛青,與青花發色相互映襯,形成「清水出芙蓉」的藝術效果。足底露胎處可見細膩的「泥鰍背」打磨痕跡,為康熙官窯典型特徵。
青花技法
使用浙江產浙料繪製紋飾,經「分水」技法呈現「墨分五色」的層次感。鈷料在高溫還原焰中發色青翠明快,濃處如墨,淡處似煙,尤以花瓣邊緣的暈染最見功力,如晨露浸潤花瓣,生動逼真。開光輪廓線以濃料雙勾,內部花卉則用淡料渲染,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燒制工藝
採用「鎮窯」柴燒,窯溫需精準控制在 1300℃左右。釉下青花與釉面在高溫中完美融合,釉泡細密如攢珠,青花發色穩定不暈散。成對器物的燒制難度極高,需保證器型、紋飾、發色完全一致,體現了康熙朝禦窯廠的高超技藝與嚴格品控。

三、拍賣市場表現與歷史成交
歷年拍賣記錄
- 2017 年紐約佳士得春拍清康熙青花开光仕女博古圖瓶一對,尺寸相近,成交價 197,560 美元該拍品開光內繪仕女賞畫場景,青花發色淡雅,與本對瓶工藝風格相似,可作參考。
- 2025 年 8 月麟角堂瓷器雜項專場清康熙青花開窗花卉紋瓶一對,高 15.3 公分,因品相瑕疵(一只粘復,一只口沿磕皮),最終以 1.650.000 元人民幣成交。雖非典型碗口瓶,但反映了同類題材器物的市場行情。
- 1998年伦敦多禄溙拍賣會清康熙青花纏枝團花紋長頸瓶一對,高 19.4 公分,成交價 6,000-88,000 美元。該拍品器型修長,紋飾精美,體現了康熙青花的國際認可度。
市場價值分析
- 完整度影響價格:成對器物若品相完美,價格可達單只的 2-3 倍。例如 2025 年北京保利拍賣的康熙青花纏枝牡丹紋碗(一對),因保存完好且著錄清晰,以 15 萬 – 18 萬元人民幣估價成交。
- 題材與工藝溢價:開光技法、花卉紋題材的康熙青花瓷器在市場上較受歡迎。2018 年香港蘇富比一件康熙青花庭園仕女圖碗,因題材稀有且仿宣德款逼真,以 1,872 萬港幣(約合人民幣 1,600 萬元)天價成交,創下同類器物紀錄。
- 官窯與民窯差異:官窯器物因工藝精湛、存世稀少,價格通常為民窯的 5-10 倍。例如 2024 年華夏收藏網一件康熙青花梧桐牡丹鳳凰盤口瓶(官窯),估價達 300 萬 – 500 萬元人民幣,而同類民窯器僅需數萬元。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