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介紹
宋青白釉水注是宋代文房用具中的精緻代表,屬於「影青」瓷體系,以釉色瑩潤似玉、造型靈動見長。其核心特徵如下:
- 定義與用途水注又稱「水滴」或「硯滴」,是文人磨墨時用於控制水量的工具,與硯台配套使用。宋代水注多為單孔設計(注水與出水同孔),與雙孔控制水量的「硯滴」略有區分,但兩者常被統稱。其功能體現了宋代文人對書畫藝術的講究,既實用又兼具審美價值。
器型與裝飾 - 造型多樣:常見瓜棱形、梨形、獸形(如蟾蜍、龍首)等。例如,湖田窯青白釉水注多為鼓腹、短流、曲柄,肩部飾蓮瓣紋或弦紋;繁昌窯產品則風格樸實,圈足較矮。

-
- 釉色特徵:釉面白中閃青,積釉處呈淺綠或湖藍色,玻璃質感強,部分器物可見細小開片(「蟹爪紋」)。
- 紋飾技法:以刻劃花為主,如蓮瓣紋、纏枝紋、夔龍紋等,線條流暢靈動,局部採用「半刀泥」技法(一側深、一側淺),形成淺浮雕效果。
- 歷史背景與窯口
- 窯口分布:以江西景德鎮湖田窯為代表,安徽繁昌窯、福建同安窯、廣西北流窯等亦有燒造。北宋早中期繁昌窯與湖田窯並存,北宋晚期湖田窯逐漸成為青白瓷生產中心。
- 文化意涵:宋代崇文抑武,文房用具的精緻化反映了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情趣。水注的素淨釉色與簡約造型,體現了宋人「貴簡」的美學追求。

二、工藝特點
宋青白釉水注的製作集宋代制瓷技術之大成,其工藝流程與藝術表現可歸納為以下環節:
- 原料與胎體
- 瓷石選取:以景德鎮當地高硅低鋁的瓷石為主要原料,胎質細膩堅實,呈淺灰白或糙米黃色,露胎處可見顆粒狀土渣(區別於現代仿品的雪白胎質)。
- 成型技法:採用拉坯、模印或捏塑工藝。例如,獸形水注需分模製作頭、身、足,再拼接修整;瓜棱形器則通過分段拉坯組合而成。
- 釉料與施釉
- 釉料配方:以鐵為著色劑,配合石英、長石等礦物,釉中氧化鈣含量較高(約 14%),屬石灰釉體系,高溫下流動性強,易形成聚釉現象。
- 施釉方法:多採用蘸釉或盪釉,釉層均勻薄透,部分器物口沿或足部露胎,形成「芒口」或「澀圈」。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宋青白釉水注存世量較少,且多見於中小型拍賣會,以下為近年部分公開成交案例(價格受品相、來源等因素影響):
- 多禄溙香港 2019 年秋季拍賣會
- 拍品名稱:宋 湖田窯影青釉「骨朵」形水滴(水注)
- 拍品品相:造型小巧,唇口分層,釉水晶瑩,底面無釉,附權威來源證明(英國古董商 Ben Janssens 舊藏)。
- 成交價格:HKD 2.500,300(含佣金)
- 備註:水滴與水注功能相近,此例為典型文房用具,體現宋代文人審美。
- 西泠印社 2023 年春季拍賣會
- 拍品名稱:宋 湖田窯青白釉水注
- 拍品品相:直口溜肩,鼓腹圈足,曲柄與彎流對稱,釉面開片自然,足底有支釘燒痕。
- 成交價格:RMB 3.200,500(含佣金)
- 備註:造型規整,釉色淡雅,為湖田窯標準器型。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duo52012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