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介紹

磁州窯為宋代北方著名民間瓷窯,其窯址主要分佈於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和磁縣的觀臺鎮一帶,是宋代民窯體系中影響深遠的重要代表。宋代磁州窯黑釉三足爐,作為該窯口的經典器物之一,兼具實用性與審美價值,是研究宋代民間制瓷業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

此類三足爐通常造型樸實大方,整體器型多呈斂口、鼓腹、下承三個粗壯足的樣式,腹部線條飽滿流暢,三足設計既保證了器物放置的穩定性,又增添了造型的立體感與古樸氣息。爐身通體施黑釉,釉色濃厚瑩潤,部分器物因燒制過程中釉料的流動與變化,會形成兔毫、油滴等自然釉變紋飾,極具韻味。器物體型大小不一,小者可作案頭焚香之用,大者則可能用於室內熏香或祭祀等場合,體現了宋代社會對焚香文化的推崇。

二、工藝特點

宋代磁州窯黑釉三足爐的製作工藝,集中體現了磁州窯民間制瓷業的技術水準,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1. 原料選取與制胎

磁州窯所處區域盛產高鐵質的黏土,製作三足爐時,工匠多選用當地易於獲取的瓷土作為胎料。因胎土中鐵含量較高,燒成後胎體多呈灰白色或灰褐色,質地堅實。制胎過程中,工匠通過揉泥、拉坯(或模製)等手法塑造爐體造型,三足部分多採用手工捏製或模壓後與爐身拼接的方式,接縫處經過細緻修整,確保器型完整勻稱。

2. 施釉工藝

黑釉的配製是此類器物的核心工藝之一。磁州窯工匠以當地礦物為原料,在釉料中加入適量鐵氧化物,經過研磨、調配後製成黑釉。施釉時,多採用蘸釉、盪釉或刷釉的方式,根據器物造型調整釉層厚度 —— 爐身釉層較厚,以確保釉色濃郁飽滿;口沿與足部則多施半釉或露胎,既便於使用(避免釉料粘連),又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部分器物在施釉後,還會通過控制釉料的流動方向或在釉面輕微劃刻,間接促成兔毫紋、油滴紋等釉變的形成,此過程對釉料配方與施釉技巧要求頗高。

3. 燒制工藝

磁州窯採用龍窯或階梯式窯進行燒制,燒制時以木柴或煤炭為燃料。黑釉三足爐的燒制需嚴格控制窯內溫度與氧氣含量,通常在高溫(約 1200-1300℃)還原氣氛下燒成。還原氣氛能使釉料中的鐵元素充分反應,呈現出純正的黑色;若窯內溫度或氣氛波動,則可能導致釉色出現偏褐、偏灰等變化,甚至形成意外的釉變紋飾。此外,工匠會根據器物的大小與數量,合理擺放於窯位中,確保每件器物受熱均勻,提高成品率。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宋代磁州窯黑釉三足爐因存世量相對有限,且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與藝術價值,在各類古董瓷雜拍賣會中頗受藏家關注,以下為部分公開可查的歷屆成交記錄(注:成交價格受器物品相、來源、拍賣市場行情等因素影響,存在較大差異):

澳门多禄溙 2016 年春季拍賣會「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拍品名稱:宋 磁州窯黑釉兔毫紋三足爐拍品品相:器型完整,釉色瑩潤,兔毫紋清晰自然,足部略有輕微磨損成交價格:約 182 萬港元成交時間:2016 年 4 月

北京保利 2018 年秋季拍賣會「古董珍玩之夜」專場拍品名稱:宋 磁州窯黑釉油滴三足爐拍品品相:爐身無裂痕,油滴釉變均勻,口沿略見小範圍釉色輕微脫落,附權威機構鑒定證書成交價格:約 253 萬人民幣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duo52012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