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碧玉龍鳳耳蓋瓶是清代宮廷玉器中的經典品類,以其獨特的連體器造型、精湛的雕刻工藝和吉祥寓意著稱。此類瓶多為皇家陳設或賞賜之物,體現了乾隆時期玉器製作的巔峰水準。
1. 名稱與用途
- 名稱釋義:瓶身以碧玉為材,主體紋飾為龍與鳳,耳部雕琢夔龍或夔鳳造型,故稱「龍鳳耳蓋瓶」。部分器物為連體設計,一側為扁瓶,另一側為樹樁形花插,又稱「雙聯瓶」或「連體瓶」。
- 典型用途:作為宮廷案頭清供,兼具裝飾與實用功能。扁瓶可插單支長莖花卉,樹樁花插則適合放置小型盆栽,整體造型寓意「龍鳳呈祥」,常用於重要節慶或禮儀場合。

器型特徵
- 常見形制:以連體器為主,由扁瓶與樹樁形花插相連,高約 13-16 厘米,寬 20-25 厘米,厚度 4-5 厘米。
- 細節工藝:
- 連體設計:扁瓶與樹樁以透雕、鏤雕技法相連,連接處細薄如紙,看似分離實則一體,體現工匠對玉料的極致利用。
- 紋飾佈局:扁瓶一側凸雕盤龍,龍身盤繞瓶體,爪部抓握瓶沿;另一側浮雕蝙蝠與火珠,寓意「福運亨通」。樹樁花插外凸雕夔鳳,口銜靈芝,回首與盤龍相望,形成「龍鳳戲珠」的動態畫面。
- 耳部裝飾:頸部兩側雕琢雙夔耳,夔龍昂首,耳部穿孔可懸掛配飾,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
- 蓋鈕與底足:瓶蓋多為寶珠形鈕或蟠螭鈕,與瓶身子母口嚴絲合縫;底部平整,部分器物帶原配紫檀座。

歷史背景
清代乾隆時期是玉器工藝的鼎盛階段,宮廷造辦處玉作在吸收歷代技藝的基礎上,開創了「乾隆工」風格。碧玉龍鳳耳蓋瓶的設計融合了青銅器的莊重與玉器的靈秀,其連體器造型可能受西亞金銀器影響,同時融入中國傳統吉祥文化,成為乾隆朝玉器創新的代表之一。此類器物多由新疆和闐碧玉製成,玉料透過「玉石之路」進貢宮廷,經造辦處工匠耗時數年雕琢而成,工藝成本極高。
二、工藝特徵
1. 材質與玉質
- 碧玉產地:採用新疆和闐碧玉,玉質細膩溫潤,微透明,局部可見自然褐斑(俗稱「銅鏽斑」),是清代宮廷玉器的典型特徵。
- 玉料處理:工匠巧妙利用玉料的天然色澤,將褐斑保留為樹樁的紋理或靈芝的點綴,達到「天人合一」的藝術效果。

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1. 多禄溙 2024 年春拍
- 拍品名稱:清・碧玉雕龍紋雙耳蓋瓶
- 拍品詳情:高 15.4 厘米,扁瓶與樹樁連體設計,龍紋矯健,鳳鳥銜靈芝,玉質帶褐斑,底刻「乾隆年製」款。
- 估價:無底價
- 成交價:RMB 2.574,750(含傭金)
2. 北京保利 2025 年秋拍
- 拍品名稱:清・白玉龍鳳蓋瓶
- 拍品詳情:高 13.9 厘米,白玉材質,龍鳳耳蓋瓶,造型規整,工藝細膩,帶原配紫檀座。
- 估價:RMB 1.200,000-1.500,000
- 成交價:RMB 1.751,750(含傭金)
3. 中國嘉德 2025 年 5 月
- 拍品名稱:清碧玉龍鳳戲珠雙聯瓶
- 拍品詳情:高 13 厘米,連體器設計,龍盤繞扁瓶,鳳棲樹樁,玉質瑩潤帶褐斑。
- 估價:RMB 1.300,000-1.500,000
- 成交價:未披露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