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概述

清乾隆 紅釉盤是清代官窯單色釉瓷器的經典品類,以其純正的釉色、規整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著稱。此類盤多為宮廷祭祀或日常陳設之用,體現了乾隆時期景德鎮禦窯廠對高溫銅紅釉燒製技術的極致掌握。

1. 名稱與用途

  • 名稱釋義:紅釉盤以高溫銅紅釉為裝飾,因釉色如凝血般深沉濃艷,又稱「霽紅釉盤」或「祭紅釉盤」。其名源於祭祀儀式中的使用場景,與日壇祭祀相關。
  • 典型用途:作為宮廷禮器,用於日壇祭祀;或作為帝王賞賜之物,彰顯身份地位。部分小盤也可能用於文房清供,搭配香具使用。

器型特徵

  • 常見形制:以敞口、淺弧腹、圈足為主,直徑多在 15-22 厘米之間。盤身線條流暢,比例協調,胎體輕薄但質地堅致。
  • 細節工藝
    • 燈草口:口沿因釉層較薄而露出白胎,形成寬窄均勻的白邊,與主體紅釉對比鮮明,是霽紅釉盤的標誌性特徵。
    • 釉面質感:釉層肥厚溫潤,呈現失透狀,可見細小橘皮紋,部分器物釉面泛「寶光」,如北京藝術博物館藏乾隆紅釉盤。
    • 款識:底足多書青花「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少數早期作品(乾隆二年之前)可見楷書款,極為罕見。

歷史背景

乾隆時期是清代陶瓷工藝的鼎盛階段,禦窯廠在督陶官唐英的管理下,對歷代名窯工藝進行全面仿制與創新。高溫銅紅釉(霽紅)的燒製技術在明代宣德的基礎上進一步成熟,釉色穩定性顯著提升,成品率大幅提高,成為乾隆官窯單色釉的代表品種之一。此類盤不僅供宮廷使用,還作為重要外銷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至日本、歐洲等地。

二、工藝特徵

1. 胎釉工藝

  • 胎質:採用景德鎮優質高嶺土,胎體細膩潔白,質地緻密堅硬。足底露胎處可見火石紅痕跡,自然暈散,無人工塗抹感。
  • 釉料與燒製
    • 釉料配方:以氧化銅為著色劑,摻入釉灰、氧化錫等原料,部分高檔器物甚至添加黃金、珊瑚等珍貴材料,成本极高。
    • 燒製難度:需在 1250-1280℃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窯溫與氣氛控制極難,稍有偏差即導致釉色不均或發黑,故有「千窯一寶」之說。
    • 釉色表現:釉色深沉凝厚,如初凝牛血,紅中微泛紫色。釉面密布細小氣泡,放大鏡下可見氣泡周圍有光暈,形成獨特的層次感。

2. 裝飾技法

  • 單色釉裝飾:乾隆紅釉盤以釉色取勝,光素無紋,僅通過釉面質感與「燈草口」形成視覺對比,凸顯釉色之美。
  • 款識書寫:篆書款識筆畫規整,運筆頓挫明顯,具有金石韻味;楷書款極為罕見,僅見於乾隆早期作品,如某私人藏楷書款祭紅釉盤。

3. 鑒別要點

  • 胎質對比:真品胎體堅致,叩之聲音清脆;仿品胎質疏鬆,聲音沉悶。
  • 釉色觀察:真品釉色深沉均勻,「燈草口」自然過渡;仿品釉色浮淺,「燈草口」寬窄不一,邊緣生硬。
  • 氣泡特徵:真品釉內氣泡大小疏密不一,分佈自然;仿品氣泡細小緊密,缺乏層次感。

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1. 多禄溙 2024年春拍

  • 拍品名稱:清乾隆・霽紅釉盤(一對)
  • 拍品詳情:直徑 16.5 厘米,敞口折沿,釉色濃艷如牛血,口沿「燈草口」清晰,底書青花篆書款。成對保存,品相完美。
  • 估價:RMB 550,000-700,000
  • 成交價:RMB 920,000(含傭金)

2. 北京保利 2025 年秋拍

  • 拍品名稱:清乾隆・霽紅釉盤
  • 拍品詳情:直徑 18 厘米,釉色暗紅凝重,釉面佈滿橘皮紋,足底火石紅自然暈散,日本關西重要藏家舊藏。
  • 估價:RMB 200,000-450,000
  • 成交價:RMB 940,250(含傭金)

3. 多禄溙拍賣 2022 年 8 月

  • 拍品名稱:清乾隆・霽紅釉盤
  • 拍品詳情:直徑 21 厘米,遠超常規尺寸,釉色凝厚如凝血,釉面寶光內蘊,底書青花篆書款。此器為乾隆官窯罕見大器,存世稀少。
  • 估價:RMB 500,000-700,000
  • 成交價:RMB 845,000(含傭金)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