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介紹
元代青花八稜花卉紋執壺是元代景德鎮窯青花瓷器的經典代表,存世罕見,為研究元青花的重要「標準器」,目前主要有兩件代表性藏品:
(1)河北博物院藏款
- 出土與館藏:1964 年河北保定永華南路小學元代窖藏出土,現藏河北博物院。
- 器型規格:高 23.6 厘米,口徑 4.9 厘米,底徑 7.8 厘米。整體呈八稜形,為喇叭口、細頸、下腹鼓、圈足外撇造型;帶蓋(蓋中心置圓尖鈕,蓋面繪覆蓮瓣紋),頸腹間一側設細長流(流頸間以 S 形花飾連接,流身兩側飾卷草紋),另一側為寬扁柄(柄頂堆貼卷雲紋)。
- 紋飾佈局:紋飾層次繁密且有序,頸中部飾回紋,上半部繪蕉葉紋,下半部繪覆蓮瓣紋(覆蓮內繪火焰寶珠紋);上腹部在兩周卷草紋間飾 6 組折枝花卉,下腹部飾仰蓮瓣紋,圈足飾卷草紋一周。
(2)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款
- 出水與館藏:南海海域出水,現藏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為一級文物。
- 器型規格:通高 27.5 厘米、底徑 7.7 厘米,重 2300 克。造型與河北博物院藏款相似,因長期海水中浸泡,壺口、流部附著大量海洋凝結物(是出水文物的典型特徵,見證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史)。
- 紋飾佈局:自上而下分八層紋飾,依次為蕉葉紋、回紋、覆蓮紋、卷草紋,腹部八面「開光」繪各式花卉,下部還有花草紋、仰蓮紋、卷草紋,體現元青花「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的藝術特點。
二、工藝特點
元代青花八稜花卉紋執壺集中體現了當時制瓷工藝的巔峰水準:
(1)青花料與繪製工藝
採用西亞進口鈷料(如蘇泥勃青),青花發色濃豔,色濃處可見自然形成的「鐵鏽斑」;繪製技法兼具「水墨畫韻味」,花葉、花瓣以「一筆畫」完成,落筆處色濃、起筆處色淡,帶有書法「捺腳、虛尖」的筆墨感。
(2)造型與燒制工藝
- 八稜造型需分段拉坯後拼接成型,工藝複雜(圓器多為拉坯修型,而八稜器為拼接,對坯體整規度要求極高)。
- 高溫燒制時,需精準控制窯溫與還原焰氣氛,既要保證八稜造型不變形,又要讓青花發色均勻穩定,廢品率極高,凸顯其珍貴性。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元代青花八稜花卉紋執壺因存世稀少,拍賣市場中同類(含八稜造型青花器)成交表現亮眼:
- 元青花花卉紋八方執壺:2013 年 5 月 29 日,在拍賣中以6,270,000 港元成交,估價為 6,000,000 – 8,000,000 港元。
青花執壺(跨時代參考):永樂時期的青花如意開光執壺,曾以1380 萬元人民幣成交,側面反映青花執壺類器型的市場稀缺性與高價值。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l53277853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