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介紹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 5000—6000 年的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文化,核心分佈於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南部及河北北部。蜷體玉龍(又稱「C 型玉龍」) 是紅山文化最具標誌性的玉器,被譽為「中華第一龍」,屬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
最具代表性的標本為 1971 年在內蒙古翁牛特旗賽沁塔拉出土的墨綠色玉龍:整體呈C 字形蜷曲,高 26 厘米;吻部前伸且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雙鼻孔;雙眼突起呈稜形,頸背豎起長鬣,尾部尖收並上卷;龍背有一穿孔,懸掛時頭尾可處於同一水平線。其造型與甲骨文中的「龍」字高度契合,被視為中華龍文化的核心源頭,也是後世玉龍造型的「祖型」,印證了紅山文化作為中華史前文化「直根系」的關鍵地位。
二、工藝特點
紅山文化蜷體玉龍的工藝,展現了先民高超的玉雕水平:
- 材質:多採用透閃石(如墨綠色、黃色透閃石)或岫巖玉,玉石質地溫潤,部分呈半透明質感。
- 製作技法:融合雕刻、磨製、拋光等工藝,龍體整體光素無紋卻琢磨得極為光潤;細節處(如眼部、嘴部、鬣部)以淺雕或陰線刻畫,簡潔卻靈動。例如,龍身橫截面多為橢圓形,鬣部邊緣被打磨成刃狀,內外緣間有淺凹形紋;穿孔為對鑽孔,工藝細膩,盡顯對玉石材質的嫻熟掌控。
- 藝術風格:造型抽象卻霸氣,融合鹿眼、豬鼻、蛇身、馬鬃等動物特徵,既古樸原始,又充滿神秘靈動感,體現了紅山先民對「龍」這一神物的想像與崇拜。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紅山文化玉器(含玉龍、玉豬龍等核心器型)因稀缺性與歷史文化價值,在拍賣市場長期備受追捧,成交價屢創新高:
- 早期拍賣:2000 年,某古玩文化藝術品交易秋拍中,高古玉(含紅山文化玉器關聯品類)拍出264 萬元人民幣;2004 年香港拍賣會,紅山文化玉豬龍(與玉龍同屬核心器型)以1035 萬元人民幣成交。
- 2010 年後重要拍品:
- 2011 年春拍,紅山文化玉豬龍成交價達2780 萬元人民幣。
- 2019 年紐約佳士得拍賣,一件紅山文化青玉豬龍以190 萬美元(約合 1600 萬元人民幣) 成交。
- 2021 年 6 月 10 日,巴黎蘇富比春拍,一件紅山文化青白玉龍形珮(長 9.5 厘米),以277,200 歐元 成交(估價僅 3 萬 – 4 萬歐元)。
- 2017 年 11 月 29 日,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紅山文化晚期玉龍(長 11.3 厘米,約公元前 3500 – 3000 年),以2,740,000 港元 成交(估價 60 萬 – 80 萬港元)。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l53277853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