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介紹

清乾隆時期的青花纏枝蓮紋賞瓶,是清代宮廷禦窯的經典品類,屬於「歲例供瓷」(每朝必備、每歲必製)。其器型由雍正朝督窯官唐英主持設計,乾隆朝延續並發展;因多用於皇帝賞賜臣子,且纏枝蓮紋諧音「清廉」,蘊含「一品清廉」的勸誡寓意,故得名「賞瓶」,也被稱為「玉堂春瓶」。

  • 器型特徵:典型器型為長頸、口部外撇、豐肩、圓鼓腹、圈足外撇,整體線條流暢,比例協調,既宜陳設觀賞,也具把玩價值。
  • 紋飾佈局:器身常繪多層紋飾(如參考中提及的「九層」),層次繁而不亂:瓶口飾海水紋、如意雲頭紋,頸部飾蕉葉紋、回紋,腹部以大面積纏枝蓮紋為主體(乾隆朝纏枝蓮紋分「單層」「雙層」兩類,雙層更顯華麗精緻),脛部繪蓮瓣紋、卷草紋等,整體呈現出「端莊中見華麗」的宮廷審美。

二、工藝特點

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賞瓶代表了清代官窯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核心工藝如下:

  • 胎釉工藝:胎質選用景德鎮優質高嶺土,經反復淘洗、陳腐,最終胎體潔白細膩,叩擊時聲音清越;施釉均勻,釉面瑩潤如玉。青花料採用上等「浙料」,經精心調配後,高溫燒成時色澤藍中泛紫(俗稱「寶石藍」),與潔白釉面形成強烈視覺對比,質感華貴。
  • 繪畫工藝:紋飾由禦窯畫師以細筆勾勒輪廓,再用「分水技法」(通過控制青花料的水分與濃度,渲染色彩濃淡)表現層次,使纏枝蓮的線條婉轉流暢、葉片翻卷自然,畫面富有立體感,盡顯工筆繪畫的精湛功力。
  • 燒製工藝:採用柴窯高溫一次燒成(溫度約 1300℃),對窯火溫度、氣氛控制要求極高 —— 稍有偏差便會導致青花發色失真;若為「成對賞瓶」,還需保證兩件器物的發色、品相一致,工藝難度進一步提升,成品率極低。
  •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
    • 一件高 37.8cm 的清乾隆青花纏枝蓮賞瓶,估價 120 萬 – 220 萬元,最終成交價138 萬元(底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器身繪九層紋飾,青花淡雅、白釉滋潤)。
    • 另一件高 38cm 的拍品,估價 80 萬 – 120 萬元,成交價166.75 萬元(青花濃淡有致,紋飾繪畫精細,底款字跡纖細秀麗)。
  • 多禄溙拍賣
    • 高 39cm 的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賞瓶,估價 65 萬 – 120 萬元,含佣金成交價130.75 萬元(器型優美,釉面瑩潤,青花發色穩定雅致,曾為北京文物公司舊藏)。
    • 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長頸瓶(器型近似賞瓶),估價 60 萬 – 80 萬元,含佣金成交價169 萬元(頸部裝飾具西洋花卉紋,工藝獨特,屬乾隆宮廷陳設重器)。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l53277853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