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型與藝術風格

此瓶屬於清乾隆朝典型的宮廷陳設大器,造型為「撇口、長頸、鼓腹、圈足」,兩側飾以鎏金螭龍耳,整器碩大端莊,氣韻雍容華貴。紋飾與色彩融合「百花不落地」的繁麗、詩文的文氣、螭龍與纏枝紋的祥瑞,體現乾隆時期宮廷藝術「集工藝之大成、融華麗與文氣於一體」的審美追求。

二、工藝特徵與技術表現

  1. 複合彩繪工藝瓶身運用粉彩(洋彩)與描金相結合的技法:
    • 頸部繪「百花不落地」紋(萬花紋),以數十種粉彩顏料(含進口洋彩料)繪製各類花卉,層次豐富、色澤絢麗;並輔以軋道工藝(在色地上鏤刻細密卷草紋後填彩),使紋飾兼具立體感與精緻度。
    • 腹部留白區題寫詩文「隱香鳴音,依竹蕊,花開處悠,慈清風,景新宜合,隱思揚,鳳和協樂,龍同春」,周邊輔以花鳥紋,詩文與畫面相映成趣,增添文人情趣。
    • 口沿、肩部、腹部邊飾及螭龍耳大量運用描金工藝,金彩與粉彩相互輝映,凸顯富麗堂皇的皇家氣派。
  1. 燒制與造型工藝
    • 胎體採用高品質瓷土,經反覆淘洗,胎質細膩堅密,保證大器不易變形;施釉均勻,釉面瑩潤如玉。
    • 螭龍耳為「捏塑 + 鎏金」工藝:先以銅胎或瓷胎捏塑出螭龍形態,燒成後鎏金,工藝繁複,體現工匠精湛的造型能力。
    • 粉彩需經多次低溫烘烤(約 700℃),每道彩繪工序後都要入窯烤燒,確保彩料牢固附著且色澤穩定,對窯溫控制要求極高。

三、歷史文化價值

乾隆朝粉彩瓷是中國古代彩瓷工藝的巔峰之一,此瓶融合「中西工藝」與「雅俗共賞」的特點:一方面借鑒西方琺瑯彩的顏料與繪畫技法(如色彩層次、明暗表現),另一方面承襲中國傳統詩文、花鳥紋的文化內涵;「百花紋」象征富貴繁榮,「螭龍」象征權威祥瑞,「詩文」則賦予器物文人氣質,是乾隆時期皇家對「盛世氣象」的藝術化表達。
四、歷屆拍賣會成交紀錄

因這類乾隆粉彩描金大器工藝繁複、存世稀少(多為宮廷舊藏或重要私人收藏),拍賣市場成交價格向來居高。以下為同類型器物的代表性成交案例:
2022 年北京保利秋拍

清乾隆 粉彩百花不落地描金螭耳大瓶(高約 60 厘米,工藝與紋飾風格類同)成交價:RMB 8,280,000

2023 年香港蘇富比春拍

清乾隆 洋彩描金纏枝花卉詩文雙耳瓶成交價:HKD 12,350,000

2024 年中國嘉德春拍

清乾隆 粉彩軋道描金花鳥詩文大瓶成交價:RMB 6,900,000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duo52012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