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與藝術內涵

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作為清代宮廷首席畫師,其西域題材作品是乾隆朝「十全武功」的視覺見證。這些作品以平定準噶爾、回部等戰役為背景,通過寫實技法記錄了西域將領、使臣與清軍將士的形象,兼具藝術價值與歷史文獻意義。例如《平定西域戰圖》冊(共 16 開)描繪了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凱宴功臣的場景,畫中將士與王公貴族分列兩旁,乾隆帝乘肩輿蒞臨,場面莊嚴宏大。此外,《阿玉錫持矛蕩寇圖》《達瓦齊像》等作品則聚焦單個人物,刻畫了西域勇士的英勇氣概與降將的容貌特徵。

西域人物》系列的诞生,紧密依附于乾隆皇帝 “经营西域” 的政治需求 —— 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准噶尔部、二十四年(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彻底确立对新疆地区的统治,西域各民族(维吾尔、哈萨克、布鲁特、浩罕等)及藩属使节频繁赴京朝贡,形成 “万国来朝” 的政治图景。乾隆帝亟需通过视觉艺术记录这一历史进程,既彰显 “天朝上国” 的威仪,也留存西域民族的真实风貌,为统治提供 “历史见证”。

题材特质:“政治纪实” 与 “民族志式” 的双重属性

郎世宁的《西域人物》系列,打破了传统中国肖像画 “程式化”(如官员肖像多依品级定服饰、姿态)的局限,兼具政治叙事的严肃性民族志记录的真实性,可分为两类核心题材:

1. 藩属使节与部落首领肖像:“朝贡秩序” 的视觉表达

此类作品以西域各部首领、使节为描绘对象,突出 “臣服” 与 “交流” 的政治意涵,典型如《哈萨克贡马图》《浩罕使者像》:

  • 身份标识的精准性:画中人物的服饰、配饰严格遵循民族习俗 —— 哈萨克首领头戴狐皮帽、身着斜襟皮袍,腰系银饰腰带,手持马鞭(哈萨克族 “草原贵族” 的典型符号);维吾尔族伯克(地方官员)则头戴 “朵帕”(绣花小帽),身着 “袷袢”(长袍),腰束绸带,脚蹬皮靴,细节与《西域图志》(乾隆朝官修西域史料)的文字记载完全吻合。
  • 姿态与场景的叙事性:使节多以 “侧身站立” 或 “拱手行礼” 的姿态呈现,背景常搭配 “贡物”(如骏马、羚羊、玉石)或 “宫廷陈设”(如龙纹地毯、珐琅器),既体现对乾隆帝的敬畏,也暗示 “西域物产入贡中原” 的政治关系。例如《哈萨克贡马图》中,哈萨克首领身旁的白马神骏挺拔,马具镶嵌宝石,既展现西域的畜牧优势,也隐喻 “良马归朝” 的臣服之意。

同类题材作品的拍卖参考

尽管《西域人物》系列未直接上拍,但其艺术价值可通过以下郎世宁同类题材作品的成交记录间接体现:

  1. 《青羊图》(郎世宁、金廷标合绘)
    • 成交时间与价格:2025 年 5 月 7 日,香港苏富比以5893.5 万港元成交。
    • 作品背景:该画以西域斑羚为主题,隐喻乾隆平定新疆的功绩,与《西域人物》系列同属乾隆朝政治叙事绘画。画面中西洋明暗技法与中国工笔山水结合,体现郎世宁典型风格。其成交价反映了宫廷纪实绘画的市场认可度。
  2. 《火鸡图》(郎世宁、金廷标合绘)
    • 成交时间与价格:2017 年 12 月,多禄溙以3130 万人民币成交。
    • 作品背景:与《青羊图》成对,同为乾隆朝 “画舫斋” 贴落画,描绘西域火鸡形象。其高成交价印证了郎世宁西域题材作品的稀缺性与历史价值。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地址;澳門宋玉生廣場180號東南亞商業中心10樓O室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