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是清末機制金幣中的頂級珍品,見證了中國貨幣從傳統銀兩向近代機制幣轉型的關鍵歷程,兼具歷史價值、工藝價值與稀缺性,是錢幣收藏領域的「明星品類」一、藏品詳細介紹
1. 鑄造背景與歷史意義
未正式流通:因當時國內黃金儲備不足、民間用銀習慣難以改變,這套金幣最終未大規模發行,僅作為樣幣或呈樣幣少量鑄造,存世量極少,成為研究清末貨幣改革的重要實物史料。
時代背景:清末光緒年間(1906 年,丙午年),為應對財政危機、統一貨幣制度,清政府計劃推行「金本位」貨幣體系,由天津造幣總廠試鑄了這套「大清金幣」,包括庫平一兩、庫平五錢等面值。2. 幣面設計與工藝特徵
左右兩側各鑄一個對稱的「團龍紋」,龍紋線條細膩,形態威嚴,體現皇家貨幣的莊重性。
正面圖案:
中央鐫刻「大清金幣」四字,字體為楷書,端莊大氣,週邊環繞珠圈;
珠圈外上緣鑄「光緒丙午年造」六字,標注鑄造年份;下緣鑄「庫平一兩」四字,明確幣值(「庫平」為清代官方標準衡制,一兩約合 37.3 克);

- 背面圖案:
- 以「大清龍」為主圖案,龍身盤踞中央,鱗爪清晰,龍紋採用高浮雕工藝,立體感極強,彰顯皇權象徵;
- 龍紋週邊環繞英文「TAI-CHING-TI-KUO GOLD COIN」(大清帝國金幣),體現當時貨幣設計對西方機制幣的借鑒,兼具「中體西用」的時代特徵。
- 工藝水準:採用進口造幣設備,壓力充足,幣面文字、紋飾雕刻精細,邊緣平整,齒邊清晰均勻,鏡面底板光滑,無明顯砂眼或流銅,展現出清末機制幣的最高工藝水準。
3. 材質與規格
- 材質:含金純度約 97%(足金標準),質地溫潤,色澤純正,因存世時間久,部分金幣表面會形成自然氧化的「包漿」,呈淺金色或暗金色,更顯古樸厚重。
- 規格:直徑約 39 毫米,厚度約 2.4 毫米,重量約 37.3 克(符合庫平一兩標準),尺寸與重量均嚴格遵循官方鑄幣規範,是清末少數嚴格按「計重」設計的金幣。
二、歷屆拍賣會成交價格
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因存世稀少(目前公認存世量不足 20 枚),歷來是錢幣拍賣市場的「硬通貨」,成交價格屢創新高,以下為典型成交案例:
| 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樣幣) | 中國嘉德 | 2023 年春季 | RMB 280 萬 – 380 萬元 | RMB 425.5 萬元 | 品相完好,齒邊清晰,帶原光 |
| 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呈樣幣) | 北京保利 | 2021 年秋季 | RMB 300 萬 – 400 萬元 | RMB 460 萬元 | 來源為海外資深藏家舊藏,附權威鑒定證書 |
| 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 | 香港蘇富比 | 2019 年春季 | HKD 400 萬 – 600 萬港元 | HKD 529.2 萬港元 | 幣面輕微氧化,紋飾完整,經 PCGS 評級(AU58) |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duo52012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