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銅耳香爐,係明朝宣德年間鑄造之銅質香爐,因爐身耳部造型多樣而聞名,為中國古代銅器中的珍品。以下為詳細介紹:歷史背景

明宣德銅耳香爐,乃明宣宗朱瞻基於大明宣德三年(1428 年)親自參與設計與監造的銅質香爐,簡稱「宣爐」,亦是中國歷史上首次運用風磨銅鑄成的銅器。宣德皇帝朱瞻基篤愛藝術與文化,在其推動下,宮廷禦匠打造出無數精緻銅器,其中銅耳香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材質與工藝

宣德銅耳香爐以上等黃銅為原料,經過多次精煉提純以去除雜質,部分精品更會摻入金、銀等貴重材料。一般銅爐用料僅需四煉,而宣德爐則需經過十二次提煉,使得爐身質地更為純細緊密。製作工藝上採用「失蠟法」等精湛技法,確保器物造型精准細膩;部分香爐融入金、銀等貴金屬後,再經十餘次細心鑄煉,最終成品色澤晶瑩温润,質感極佳。造型與特點

宣德銅耳香爐的基本形制為:敞口設計,口沿呈方唇或圓唇,爐頸矮而細,爐腹扁圓鼓起,底部設有三枚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爐口邊沿則配有橋形耳、獸形耳等多種式樣,常見的有象耳、獅耳、蚰龍耳等。其銘文年款多鑄於爐身外底,通常為「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此外,宣德銅耳香爐的色澤極為豐富,常見的有茄皮色、褐色、棗紅色、琥珀色、栗殼色等,每種色調皆渾然天成,體現出獨特的審美韻味。

文化價值

宣德銅耳香爐是古代文人雅士「書齋清供」的核心器物,主要用於焚香靜心,常與琴、棋、書、畫等雅事相伴,承載著傳統文人對「雅文化」的追求,生動體現了當時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情趣,成為中國傳統文人生活方式與精神世界的重要象徵。

以下是明宣德銅耳香爐歷屆拍賣會成交紀錄:

  1. 2012 年:6 月 30 日,雙象耳大明宣德銅香爐於拍賣會上以 219.004 萬元成交。
  2. 2013 年:12 月 20 日,清・獅耳宣德爐以 211.2 萬元成交。
  3. 2014 年:7 月 6 日,海棠形大明宣德銅香爐以 169 萬元成交。
  4. 2016 年:6 月 17 日,明銅象耳宣德爐以 139.15 萬元成交。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duo52012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