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柏樹圖》解析與市場價值

這幅徐悲鴻的《柏樹圖》是其水墨山水題材中的典型佳作,展現了他融合中西繪畫技法的獨特藝術語言,以下從作品細節作品風格與技法

畫面以濃淡相間的水墨塑造出一片蒼勁的柏樹林,樹幹採用 **「骨法用筆」的傳統技法,以中鋒勾勒輪廓,再以側鋒皴擦出樹皮的粗糙質感;枝葉則運用潑墨與積墨法 **,通過墨色的濃淡層次表現出柏樹的茂密與體積感。同時,徐悲鴻融入了西方繪畫的光影透視,讓林間的明暗對比自然過渡,營造出幽深靜謐的空間感,這種「中西合璧」的技法是他區別於傳統山水畫家的重要標誌。

題材寓意

柏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堅韌不屈、長壽永恆,徐悲鴻常以柏樹入畫,既表達對自然生命力的讚美,也暗含對民族精神的隱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這類作品也承載著他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借柏樹的蒼勁傳遞出不屈的意志。

市場成交參考

徐悲鴻的柏樹題材作品在拍賣市場中歷來受藏家青睞,結合類似風格作品的成交規律,可作如下參考:

  • 若為尺幅較大(如超過 10 平尺)、創作於其藝術成熟期(1930-1940 年代)的柏樹精品,且流傳有序、著錄清晰,成交價通常在800 萬 – 2000 萬元人民幣區間;
  • 若為中小型尺幅或題材相對常見的作品,成交價一般在300 萬 – 800 萬元人民幣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duo520124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