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概述與藝術特徵
清乾隆黃地粉彩纏枝寶相花三足象耳香爐是清代宮廷瓷器中的頂級禮佛供器,其設計融合佛教儀軌與皇家審美,以黃地粉彩技法滿繪纏枝寶相花紋飾,象徵佛法莊嚴與福壽綿長。此類香爐常與花觚、燭台組成「五供」,用於宮廷佛堂或大型祭祀儀式。
- 造型設計香爐呈鼎式,盤口束頸,鼓腹圜底,下承三蹄足,肩部對稱置象首耳(或變形象耳)。象耳以粉彩塑形,耳孔呈長方形,邊緣描金,既呼應青銅器造型,又賦予「太平有象」的吉祥寓意。器型線條挺拔,比例協調,胎體厚重堅致,體現乾隆朝製瓷的雄渾氣象。
- 紋飾佈局
- 主體紋飾:腹部以黃釉為地,滿繪纏枝寶相花紋。寶相花由牡丹、蓮花等融合而成,花瓣層疊如祥雲,花蕊以金彩或白彩點染,葉片以綠彩勾勒葉脈,層次分明。纏枝紋蜿蜒盤繞,形成「生生不息」的視覺效果。
- 輔助紋飾:口沿繪回紋一周,頸部飾如意雲頭紋,肩部點綴瓔珞紋,三足外側以粉彩繪製卷草紋,足底邊緣施藍料彩卷草紋。整器紋飾繁縟而有序,密而不雜,盡顯皇家富麗。

- 釉色與胎質器內滿施松石綠釉,釉面均淨厚潤,迎光可見細微皺紋;外壁黃釉呈檸檬黃色,色澤明艷,為宮廷專用色;粉彩色彩以粉白、粉紅、翠綠、明黃為主,透過玻璃白渲染呈現柔和質感。胎體細膩潔白,圈足修整規整,底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礬紅篆書款,筆法規整。
二、製作工藝解析
- 黃釉燒製黃釉以氧化鐵為著色劑,採用澆釉法施於素燒胎體,經 850-900℃低溫二次燒成。乾隆朝黃釉配方成熟,釉色均勻穩定,與粉彩搭配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 粉彩繪製流程
- 粉本設計:由宮廷畫師繪製纏枝寶相花粉本,經皇帝審定後交付御窯廠。
- 分層繪製:工匠以墨線勾勒紋飾輪廓,再用玻璃白打底,逐層渲染彩料。寶相花的花瓣需多次暈染,花蕊以金粉或白彩點染,增強立體感。
- 描金工藝:象耳邊緣、回紋、瓔珞等部位以金粉描繪,經 700-800℃烘烤後,再用瑪瑙棒打磨至光亮,形成「描金如線,熠熠生輝」的效果。

- 象耳塑形與銜接象耳採用模印與手塑結合工藝:先以模具成型象首輪廓,再手工雕刻耳部細節(如皺褶、孔洞),最後以瓷泥將象耳與器身銜接,入窯燒製前需反覆修整,確保接縫自然。
- 燒製難點黃地粉彩需經高溫素燒、黃釉低溫燒製、粉彩二次烘燒等多道工序,過程中需嚴格控制溫度,避免黃釉流淌或粉彩暈染。象耳因造型複雜,易在燒製中變形,成品率極低。

- 清乾隆黃地洋彩纏枝蓮托八寶紋立耳香爐
- 成交時間:2015 年北京保利春拍
- 成交價:RMB 3,450,000(含佣金)
- 工藝特徵:盤口束頸,肩部置沖天耳,腹部繪纏枝蓮托八寶紋,與本品造型、紋飾風格高度相似。黃地洋彩工藝與粉彩技法一脈相承,體現乾隆朝宮廷供器的極致技藝。
- 清乾隆胭脂紫地粉彩纏枝蓮托八寶紋鼎式三足爐
- 成交時間:2025 多禄溙春拍
- 成交價:RMB 2.575,000(含佣金)
- 工藝特徵:以胭脂紫釉為地,滿繪纏枝蓮托八寶紋,肩部置沖天耳。雖釉色與紋飾主題不同,但其鼎式造型、粉彩工藝及五供屬性,可作為本品市場估值的下限參考。
- 清乾隆粉彩萬花紋三足爐
- 成交時間:2014 年香港蘇富比秋拍
- 估價:USD 280,000 – 350,000
- 工藝特徵:球狀腹,三彎足,滿繪粉彩花卉,肩部置鏤空耳。雖紋飾為萬花堆而非寶相花,但其粉彩工藝、鼎式造型及宮廷供器屬性,可反映同類器物的市場熱度。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 WeChat l53277853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