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概述與藝術特徵

清雍正粉彩百花不落地面葫蘆瓶是清代宮廷瓷器中的頂級珍寶,其核心特徵在於以粉彩技法滿繪四季花卉,形成「百花簇擁、不露地子」的視覺效果。此類紋飾創燒於雍正朝,至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其設計靈感源於佛教「萬花獻瑞」的吉祥寓意,象徵天地萬物繁榮共生。

  1. 造型設計葫蘆瓶取「福祿」諧音,器型分為上下兩截,束腰處飾對稱雙耳或弦紋,下腹渾圓飽滿,圈足規整。雍正時期的葫蘆瓶線條更為纖細優雅,比例精準,體現出極高的塑形工藝。
  1. 紋飾佈局瓶身以粉彩繪製牡丹、荷花、菊花、蘭花等數十種花卉,花朵大小相間、俯仰生姿,花瓣層疊細膩,花蕊以金彩或白彩點染,營造出立體逼真的視覺效果。花葉以綠彩為主,葉脈用墨彩勾勒,層次分明。紋飾從口沿至足部密不透風,形成「萬花堆」的繁縟美感,但透過主次分佈避免雜亂。
  2. 釉色與胎質瓶體施白釉為地,釉面瑩潤如脂,胎質輕薄細膩,迎光透視可見胎體透影。部分器物內壁及底部施松石綠釉,底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書款,筆法規整。

二、製作工藝解析

  1. 粉彩技法的創新粉彩工藝在康熙五彩基礎上,引入含砷的「玻璃白」作為顏料基底,透過渲染使色彩呈現粉潤柔和的層次感。例如紅色變為粉紅,綠色變為粉綠,黃色變為淺黃,極大拓展了色彩表現範圍。
  2. 百花不落地面的繪製流程
    • 畫樣設計:先由內務府造辦處畫師繪製百花齊聚的粉本,經皇帝審定後交付御窯廠。
    • 胎體處理:瓷胎需經多次修坯和素燒,確保表面平整光滑,便於後續繪畫。
    • 分層繪製:工匠以墨線勾勒花卉輪廓,再用玻璃白打底,逐層渲染彩料。每朵花需由數位畫師協作完成,耗時數月。
    • 軋道錦地:部分器物在花卉間隙以「錦上添花」技法(即軋道工藝)填繪細小錦紋,增加畫面層次感。此技法需用竹製工具在釉面刻劃出密集紋飾,工藝難度極高。
  3. 燒製工藝器物經 1300℃高溫燒成白瓷後,再入低溫窯(約 700-800℃)烘燒彩料,使粉彩與釉面緊密結合。燒製過程中需嚴格控制溫度,避免色彩暈染或剝落。

拍賣市場參考與歷史成交

由於雍正粉彩百花不落地面葫蘆瓶存世極為稀少,目前公開拍賣紀錄中尚未發現明確的雍正款實例。以下為同類或相關器物的市場表現,可供參考:

  1. 清乾隆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層瓶
    • 成交時間:2020 年香港蘇富比春拍
    • 成交價:2040.6 萬港幣(約合人民幣 6300 萬元)
    • 工藝特徵:採用軋道錦地、鏤空夾層等複雜工藝,紋飾風格與百花不落地面一脈相承,體現了乾隆時期御窯的極致技藝。
  2. 清乾隆粉彩百花圖葫蘆瓶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高 29.8 厘米,粉彩绘百花圖,底書「大清乾隆年製」款。此器為乾隆朝典型代表,紋飾佈局與雍正風格相近,但色彩更為富麗堂皇。
  3. 清雍正御製琺琅彩百花不落地面茶圓
    • 成交時間:2025 年北京保利春拍
    • 成交價:1552.5 萬人民幣
    • 工藝特徵:雖為茶圓形制,但其琺琅彩繪製的百花紋飾與葫蘆瓶工藝相似,胎質細膩,色彩妍麗,反映了雍正朝宮廷彩瓷的最高水準。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刘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