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物概述

明青瓷葵口高足盤是明代青瓷中的經典器型,融合實用性與裝飾性,因口沿呈葵花狀(多為五瓣或六瓣)、底部承高足而得名。其產地以浙江龍泉窯、江西景德鎮窯為主,兼具宋元青瓷傳統與明代審美特徵,是研究明代青瓷發展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

基本特徵

  • 器型:口沿作葵花式(花瓣數多為五至八瓣,邊緣略外撇),盤面淺弧,下接細長高足(足高約占器身總高的 1/3-1/2),足端外撇或內斂,整體線條勻稱,兼具穩重與靈動。明代早期器型較為飽滿,晚期趨於纖細,體現不同時期的審美轉變。
  • 釉色:龍泉窯產品多呈青綠色(「梅子青」「粉青」後續漸淡,明代中期後偏灰青),釉面溫潤,部分帶開片;景德鎮窯青瓷(如仿汝、仿官)釉色偏淡雅,多為淺青或天青色,釉層較薄,光澤柔和。
  • 用途:兼具陳設與實用功能 —— 可作供器(陳列於佛前或祭祀場所)、果盤(盛放瓜果),或文人案頭雅器(搭配插花、置放小件文玩)。明代繪畫《歲朝圖》中常可見其身影,可見其在當時生活中的普及性。

二、工藝特徵

明代青瓷葵口高足盤的工藝承襲宋元,又有時代創新,體現了明代制瓷業的技術成熟度:

  1. 胎料與成型
    • 龍泉窯:胎質堅密,呈灰白色或淺褐色(因礦料含鐵量較高),大型器物需分段拉坯後拼接(高足與盤身多為接胎,接縫處可見細微痕跡)。
    • 景德鎮窯:胎料選用高嶺土與瓷石混合(「二元配方法」),胎色潔白細膩,成型精度更高,小型器物可一次拉坯成型,大型器物接胎痕跡更隱蔽。
  2. 釉料與施釉
    • 釉料成分:以石英、長石、石灰石為基礎,添加鐵氧化物(龍泉窯)或少量鈷、銅(景德鎮仿青釉)調色。明代龍泉窯釉料中氧化鈣含量降低,釉層厚度減薄(不同於宋代厚釉),故釉色透明度略高。
    • 施釉工藝:採用「浸釉」與「刷釉」結合,盤面與高足內外均施釉,足端露胎(便於燒制時放置,也形成「無釉足」特徵)。部分精品盤心或足內帶釉,需墊餅支燒,工藝更複雜。
  3. 裝飾技法
    • 素麵為主:明代青瓷崇尚「釉色為美」,多不施紋飾,僅靠葵口造型與釉色體現美感,符合文人「平淡質樸」的審美。
    • 簡約裝飾:少數器物在盤心或高足處刻劃簡單紋樣(如蓮紋、雲紋、弦紋),線條淺細,不顯突兀,與釉色融合自然。個別官窯風格器物帶暗花(如景德鎮仿官釉高足盤,盤心暗刻龍紋),需透光可見,工藝精湛。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明代青瓷葵口高足盤因產量大、流通廣,市場表現穩健,龍泉窯與景德鎮窯作品價格因工藝、品相差異較大,以下為典型案例:
1. 龍泉窯青瓷葵口高足盤

成交價:2019 年多禄溙秋拍,以486.25 萬元人民幣成交。明永樂 龍泉青釉葵口高足盤尺寸:口徑 18.5cm,高 10.2cm,足徑 6.8cm特徵:六瓣葵口,釉色青綠近「粉青」,釉面開片細密,高足修胎規整,足底露胎呈火石紅。

明宣德 龍泉青釉刻蓮紋葵口高足盤

尺寸:口徑 20.3cm,高 11.5cm,足徑 7.2cm特徵:五瓣葵口,盤心刻蓮紋,釉色灰青,開片疏朗,高足中部起弦紋。成交價:2023 年中國嘉德春拍,以255 萬元人民幣成交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duo52012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