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與窯口定位
鉅鹿窯是宋代北方重要的民間窯口,窯址位於今河北省鉅鹿縣。其燒造歷史可追溯至北宋,以白釉瓷器為主,風格與磁州窯系相近,部分學者認為鉅鹿窯屬於磁州窯的分支或受其影響極深。鉅鹿窯的白釉器物因鉅鹿宋城遺址的發掘而聞名,部分學者將鉅鹿地區出土的瓷器統稱為「鉅鹿瓷」,其工藝和審美反映了宋代北方民間制瓷的典型特徵。
二、器物形制與藝術特徵
- 造型設計宋鉅鹿窯白釉蓋碗通常為斂口、深腹、圈足,搭配隆起的蓋面,蓋上置瓜蒂形鈕或寶珠形鈕。整體線條流暢,比例勻稱,既符合實用性需求,又體現了宋代「極簡美學」的追求。例如,保利香港 2025 年秋拍的一件鉅鹿窯白釉蓋碗(LOT 5033),直徑 13.9 厘米,高 11.9 厘米,造型典雅,蓋碗結合緊密,蓋面隆起弧度自然。

- 胎釉工藝
- 胎質:胎色灰黃,質地較粗,需依賴化妝土修飾。這是鉅鹿窯區別於定窯等精細白瓷的重要特徵。
- 化妝土:在胎體表面施一層細膩的白色化妝土,掩蓋原有胎色,使器物呈現潔白的外觀。化妝土工藝是磁州窯系的典型技法,鉅鹿窯亦廣泛應用。
- 釉色:通體施乳白透明釉,釉面溫潤如玉,常見細密開片(冰裂紋),部分器物因長期埋藏會形成淡淡的土沁或開片中泛出紅色(「血沁」)。
- 功能與用途宋代蓋碗主要用於儲存或盛放食物,如粥、湯等,而非現代意義上的茶具。其蓋子大於碗口,可完全覆蓋碗身,起到防潮、防蟲和保溫的作用。
三、工藝特點與技術傳承
- 原料與成型採用當地的大青土和二青土混合制胎,經淘洗、拉坯、修整等工序成型。由於胎質較粗,需通過化妝土美化表面。
- 裝飾技法鉅鹿窯白釉蓋碗以素面為主,部分器物僅在蓋面或腹部刻劃簡單的弦紋或蓮瓣紋,線條簡潔流暢。例如,保利香港拍品的蓋面無紋飾,僅以瓜蒂鈕和器型本身展現美感。
- 燒制工藝使用饅頭窯燒制,採用匣缽裝燒以避免落砂,部分器物因燒制氣氛不均會出現「淚痕」(釉水垂流現象)。

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目前公開拍賣市場中,明確為宋鉅鹿窯白釉蓋碗的成交記錄較少,主要原因在於其存世量有限且市場流通度較低。以下為已知的重要拍賣資訊:
- 保利香港 2025 年秋季拍賣會
- 拍品名稱:宋 鉅鹿窯白釉蓋碗(LOT 5033)
- 尺寸:直徑 13.9 厘米,高 11.9 厘米
- 估價:HKD 1.120,000 – 1.400,000
- 來源:
- 英國 Raymond Francis Alfred Riesco 舊藏(1877-1964)
- 日本井上古美術舊藏
- 展覽與出版:東方陶瓷學會彙刊 1959-60,倫敦,1960 年,頁 56,圖版 45,編號 111。
- 成交結果:截至 2025 年 10 月,該拍品尚未公佈最終成交價,需進一步關注拍賣結果。
- 其他相關拍品參考
- 磁州窯系白釉蓋碗在拍賣市場偶有出現,但明確為鉅鹿窯者極少。例如,2025 年東京中央春拍曾拍出一件磁州窯白釉黑花行爐,成交價 1,129,900 元人民幣,可作為同類窯口器物的市場參考。
- 定窯白釉蓋碗因工藝精細,成交價較高。例如,西泠印社 2025 年春拍一件定窯白釉獅鈕蓋碗以 103.5 萬元人民幣成交,但定窯與鉅鹿窯在胎質、釉色和工藝上存在顯著差異,不可直接類比。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行從18世紀以來,不僅是中歐和德語區最大的拍賣行,更是亞洲區域拍賣行業的領導之一。多祿溙國際拍賣公司,在藝術的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從早期的艱難探索,到逐漸在拍賣市場展露頭角,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多年來,不斷的挖掘和推廣各類藝術瑰寶,連接起全球藏家與藝術家,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橋樑。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
名人字畫、精品陶瓷
古董珍玩、郵品錢蔽
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更多資訊請與我聯繫:
諮詢電話 +852 84835304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WeChat l53277853
地址;澳門宋玉生廣場180號東南亞商業中心10樓O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