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介紹
明初龍泉窯青瓷拱花花卉梅瓶是明代前期龍泉窯的經典器物。龍泉窯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青瓷窯系,雖於明代已過鼎盛階段,卻仍憑獨特藝術風格與工藝價值,成為陶瓷收藏與研究的核心對象。
- 器型特徵:此類梅瓶多具明代前期典型器型特徵:或為「直口、圓唇棱、短頸、寬圓肩、修長腹身」,最寬徑略低垂,下腹斜收至底微張,底部內挖為足圈;或為「唇口、豐肩、弧腹下收,近足端外撇」,整體線條優雅流暢,比例和諧對稱,兼具實用性(如盛酒)與陳設藝術性。
- 紋飾與貢御屬性:瓶身以拱花工藝(或刻花、劃花等)塑造花卉紋樣,常見折枝花果、纏枝花卉、把蓮紋等題材,紋飾線條流暢、構圖繁密,葉脈等細節清晰生動。明代初年,龍泉窯深得宮廷賞識,成為與景德鎮禦器廠並立的「貢禦窯場」,部分梅瓶(如永樂時期作品)屬進貢內府的酒器,見證龍泉窯「最後的輝煌」。
二、工藝特點
龍泉窯青瓷拱花花卉梅瓶匯集了明代前期制瓷工藝的精華:
- 成型與修坯工藝:採用分段接坯工藝(將頸、肩、腹等部分分別拉坯後拼接),這在大型瓷器製作中較為常見,釉層薄處可隱見接坯與旋坯痕跡,是工藝的「時代印記」。足端經精細修削,內挖足圈的設計不僅提升了燒制時的穩定性,更體現工匠對細節與功能性的嚴苛追求。
- 釉面與裝飾工藝:釉汁肥厚清透是龍泉窯青瓷的標誌性特徵,高溫燒制時釉料自然流動,形成獨特的紋理效果;薄釉處隱現胎色,底部釉色偶爾泛白,既造就了「碧翠怡人、素雅勻淨」的藝術美感,也為研究當時燒制技術提供了線索。裝飾工藝多元,除「拱花」外,還有刻花(以刀具在胎體刻劃,線條剛勁、層次立體)、劃花(以尖銳工具划出細膩流暢的紋飾)等,展現出工匠精湛的繪刻技藝。

- 頂級拍品案例:
- 2013 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明 14/15 世紀龍泉青釉帶蓋梅瓶以1383 萬港幣成交。該瓶造型典雅,釉色碧翠如翠玉,工藝精湛,憑藉稀有性與藝術魅力備受藏家追捧。
- 2021 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一對龍泉窯大吉瓶以667 萬人民幣成交;同年北京嘉德秋季拍賣會,一件龍泉窯玉壺春瓶以644 萬人民幣成交,二者皆憑「絕佳釉色 + 優美器型」引發藏家競逐。
- 龍泉官窯梅瓶代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曾上拍「處州龍泉官窯刻花卉紋梅瓶」(明永樂,高 36.4cm),估價人民幣 50 萬 – 80 萬。此件為日本藏家舊藏,頸部劃刻卷草紋,肩部飾花卉雲肩紋,腹部剔刻折枝花果圖,青釉厚腴溫潤;結合龍泉大窯村楓洞巖窯址發掘的同類殘件(屬「落選品砸碎掩埋」),可證其「龍泉官窯」屬性,是永樂時期貢禦酒器的實物見證。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l53277853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