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型特徵:
- 碗口瓶因瓶口呈碗狀而得名,整器線條流暢,由碗形口沿、束頸、鼓腹、圈足構成,器型飽滿端莊,對稱性極強(因是一對,兩器尺寸、造型幾乎完全一致,屬「成對燒制」的精品)。
- 胎體質地細密堅硬,露胎處可見「火石紅」痕跡,圈足切削规整,底足常見「雙圈無款」或「堂名款」(如「大清康熙年製」楷書款,字体挺拔有力)。

- 紋飾內涵:
- 開光設計:器身以「開光」為核心裝飾手法,即在外層纏枝紋(如纏枝蓮、纏枝牡丹)的基礎上,開設圓形、方形或菱花形「光窗」,窗內繪製獨立花卉紋(如牡丹、蓮花、菊花、芍藥等),象徵「富貴吉祥」「清正高潔」。
- 紋飾層次:從口沿到圈足分多層裝飾,口沿飾回紋或如意雲紋,頸部繪蕉葉紋,腹部主體為開光花卉,圈足飾蓮瓣紋,層次分明且呼應統一,體現康熙朝「繁而不亂」的裝飾邏輯。
- 青花特質:
- 发色濃艷明快,深淺層次豐富,畫師通過「分水皴」技法(控制青花料的含水量與筆觸力度),使花卉葉片呈現深淺陰陽之勢,宛如水墨畫的暈染效果。
- 青花料質地純淨,無明代青花常見的「暈散」現象,線條清晰利落,花卉花瓣、葉脈的細節描繪精細入微。

二、工藝解析
清康熙青花开光花卉纹碗口瓶的製作融合了景德鎮禦窯廠的頂尖技藝,流程複雜且講究:
- 成型工藝:
- 拉坯與修坯:採用手工拉坯成型,碗形瓶口需單獨拉製後與瓶身拼接,接縫處經細緻修坯打磨,確保器型渾然一體;成對器物需嚴格控制胎體厚度與尺寸,確保對稱性。
- 模印輔助:部分外層纏枝紋採用模印工藝,先製作紋飾模具,壓印於半乾胎體上,再由畫師手繪開光內花卉,實現「模印 + 手繪」的結合,兼具規整性與藝術性。
- 青花繪製工藝:
- 勾線與分水:第一步以濃青花料勾勒紋飾輪廓(如花卉花瓣、葉片邊緣);第二步用「分水筆」蘸取不同濃度的青花料,填繪輪廓內部,通過「頭水、二水、三水」的深淺變化,模擬花卉的立體感。
- 開光定位:開光的形狀與位置需事先在胎體上標定,確保成對器物的開光對稱,畫師需憑經驗把控比例,避免偏差。
- 燒成工藝:
- 高溫燒成:施釉後入窯,以 1300–1350℃高溫一次燒成,因青花料與釉料在高溫下充分融合,故青花发色穩定,釉面瑩潤透亮。
- 成對控制:一對器物需放入同一窯位、同一匣缽中燒制,嚴格控制窯溫與冷卻速度,確保兩器的胎釉質地、青花发色完全一致,難度極高。
- 款識工藝:
- 官窑器物多在底足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雙圈楷書款,採用「寫款後施釉燒成」的方式,字体筆畫粗細均勻,結構端正;民窑精品則多無款或書「玉堂佳器」等堂名款。

三、歷屆拍賣會成交記錄
清康熙青花开光花卉纹碗口瓶(成對)因存世量稀少、工藝精湛,向來是拍賣市場的熱門品類,尤其是官窑精品或來源有序的藏品,成交價屢創新高。以下為近年重要成交案例:
| 拍賣時間 | 拍賣行 | 拍品名稱 | 尺寸(單件) | 成交價(人民幣) | 備註 |
|---|---|---|---|---|---|
| 2024 年 6 月 | 中國嘉德(北京) | 清康熙 青花开光花卉纹碗口瓶一對 | 高 32.5cm;口徑 12.8cm | 575 萬元 | 官窑精品,底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雙圈楷書款,青花发色翠藍,開光花卉繪製精細,全品無修 |
| 2023 年 10 月 | 多禄溙 | 清康熙 青花纏枝開光四季花卉纹碗口瓶一對 | 高 30.2cm;口徑 11.5cm | 460 萬元 | 四季花卉紋(春蘭、夏荷、秋菊、冬梅),紋飾層次豐富,來源於海外私人舊藏 |
| 2022 年 5 月 | 蘇富比(香港) | 清康熙 青花開光牡丹紋碗口瓶一對 | 高 3 |
聯繫人:澳门多禄溙MI-刘
Tel/Whats app:+852 84835304
LINE: l53277853
email: liu520123a@gmail.com





